随着孩子的成长,你觉得跟他越来越不好沟通了 。你说他一句 , 他已经开始准备好了十句话来顶撞你 。其实 , 这个时候很有可能是你碰触到了他的雷区 。那么学龄前儿童有哪些碰不得的底线呢?
出糗的“事”
在成长的过程中,孩子肯定有不少出糗的事,比如,穿衣分不清正反面 , 说话口齿不清,总分不清“灰”和“飞”,登台唱歌忘词,等等 。出洋相的事家长不应再提 , 否则 , 会让孩子感到尴尬,也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。千万不要把孩子的糗事当笑料,家长一笑了之,孩子却可能耿耿于怀 。
【家长该不该谈论孩子的隐私】
干不好的事
有些平常小事 , 一般孩子都能干好而自家孩子却干不好 , 比如2岁了还不会走路,3岁不会开童车,5岁不会搭积木,6岁不会吃鱼,等等 。这些事孩子没干好 , 可能是因为自家孩子发育比同龄人慢半拍,这是正常现象 。如果过分渲染就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,对自己进行消极的暗示,给自己贴上“低能儿”的标签,从而影响今后的成长 。
隐私的“事”
家长不要公开暴露孩子的隐私,不能当众说宝宝尿床 , 也不能把宝宝和你说的私密话抖出去 , 孩子可能说不喜欢某个人 , 也可能说长大后与某某结婚等 。家长不要以为孩子小 , 说给别人听也无妨 。当众暴露孩子的隐私,既伤了其自尊,又会让他缺乏安全感,也不再信任你,融洽的亲子关系被扭曲,不利于以后的家教 。
被愚弄的“事”
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遭到成人或大孩子的欺骗 , 比如 , 大孩子把洗衣粉用彩纸包好骗小孩子说“好吃” , 小孩子真吃了,大孩子哈哈大笑,小孩子方知上当受骗 。家长如果在小孩子面前提起这件事,既让孩子感到难堪、后悔,又让他感到人心复杂,不敢与人交往 。被愚弄的事 , 家长不能拿出来嘲笑孩子 , 否则会让孩子憎恨那个骗他的人,并对家长产生不满 。
被打骂的“事”
以前孩子犯了错,家长打骂了他,如今又在别人面前提起,甚至把打骂的情形逼真地描述出来,无形中造成了对孩子的“二次伤害” 。被打被骂,对孩子来说是不堪回首的“屈辱史” 。往事再提,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,会增加孩子对家长的反感,孩子可能会故意和家长对着干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