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万别用这4种方式教育孩子以及容忍的底线

孩子的教育方式,一直以来是一个被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,那么养儿真的防老吗?其实,养出孝顺的孩子才是真的防老 。而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, 是否会孝顺父母,这些与爸爸妈妈平时的教育和行为方式都是有关系的 。如果父母在很多情况下自己都处理不好事情 , 久而久之孩子可能就会变得难管教 。

千万别用这4种方式教育孩子以及容忍的底线

1、不尊重弱者
这个社会总会有一部分人处于劣势地位,需要我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。如果爸爸妈妈对弱者没有同情心 , 那么孩子就无法从父母身上学到必要的尊重,等到父母老了,孩子又怎么会有关心照顾父母的想法呢?
2、不孝顺长辈
有很多家长会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去抱怨家里的老人,却不知道这样的做法会给孩子心理树立一个不好的榜样,也会让孩子拥有不好的想法 。等到爸爸妈妈自己老了,如果知道自己的孩子在背后埋怨自己,你的心里难道不难受吗?
3、经常打骂孩子
大人打孩子本来就是一件非常不公平的事情,一个从小就经常挨打的孩子,长大之后就很容易对父母有仇视的倾向 。甚至等到自己有能力的时候,会对父母有一定的暴力倾向 。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,又会作何感想呢?
4、总是唠叨个没完
爸爸妈妈如果总是在孩子的耳边唠叨这个不可以做、那个也不能做 , 这只会让孩子变得更加反感 。当自己的所有想法都被爸爸妈妈否决的时候,时间一长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非常没用 。当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,爸爸妈妈和孩子的关系就会越来越疏远 。你说什么孩子也不会听 , 让孩子做什么他也不会做,甚至有的孩子还会有暴力倾向或者叛逆倾向 。
【千万别用这4种方式教育孩子以及容忍的底线】
千万别用这4种方式教育孩子以及容忍的底线

底线一:某些丢人的毛病
某些“丢人的毛病”幼儿往往对诸如尿床之类的“毛病”十分敏感,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缺陷会使自己在同伴面前“丢面子” 。所以无论是家长,还是幼儿园教师,都不应在小伙伴们面前提及 , 更不宜嘲笑、挖苦 。
底线二:某些心理疾患
对于自己正罹患或曾经罹患过的诸如孤独症、抑郁症、多动症等与心理有关的疾患,幼儿往往更为敏感 。如果大人们经常挂在嘴边,自然不利于疾病康复 。即便疾病已痊愈,当着孩子的面常常提及也等于是“揭短”,同样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。
底线三:曾经的过失
一些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“曾经的过失” , 也会使得某些孩子长期耿耿于怀,只要有人提起,他们便会有“被揭伤疤”之痛 。这些“曾经的过失”可能包括:某次游戏得了最后一名,某次表演砸了锅,某次郊游出了洋相,甚至小时候爱哭等等 。
底线四:被体罚的经历
被打、被骂、被罚站等体罚往往是孩子“没齿难忘”的痛苦经历,因为不仅皮肉受了苦,心灵也可能受到创伤 。即使孩子目前已很少遭到体罚,但在旁人面前频频提及过去的“受辱史”,仍然会使他陷入极度尴尬之中难以自拔 。
底线五:身体缺陷
如平足、色盲、矮小、过胖、过瘦、眼小、脸丑等生理或身体上的缺陷 , 尽管是“明摆”着的,但如果大人时不时提及也会使孩子失意 。即便说的是很久之前的事 , 如出生时瘦得皮包骨或样子像难看的“小老头”,也会让孩子不快 。
底线六:独处的小天地
幼儿往往十分看重自己独处的小天地,并将其视为自己的“私人领地” 。如果家长经常未经孩子同意在其“领地”里“检查”一番,在孩子看来也是对自己“隐私”的公然侵犯 。
底线七:保存的“私房钱”
尽管幼儿并不爱钱,也不懂得理财,但如果家长经常对孩子保存的“私房钱”做“结算”,甚至占为己有,孩子也会感到自己的隐私没有受到大人的尊重和保护 。
尊重和保护幼儿的“隐私”从本质上来说,就是尊重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。
日常生活中,大人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都须经过大脑“过滤” , 切莫在信口开河中无意间就“揭”了孩子的“隐私”,使得孩子自尊大失,从而对他的心理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。
千万别用这4种方式教育孩子以及容忍的底线

总结:孩子的教育方式其实真的很重要,一个优质的家庭教育是父母双方都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行、和谐有爱的家庭环境所打造的,爸爸妈妈想要培养出孝顺的孩子,就必须要注意约束好自己的言行 。毕竟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,你是什么样的人,培养出的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。

相关经验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