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的味觉在半岁时发育比较敏感,在这个时候 , 如果他能够接触到很多食品 , 长大以后一般不会偏食、挑食 。添加某种辅食时,在母乳喂养之前,让他尝一尝这种辅食的味道,并不给他吃 , 如果母乳喂养后孩子没有吃饱,然后再给他吃辅食 。在母乳喂养之前,孩子处于饥饿的状态,那时让他尝辅食的味道 , 比较容易接受它的味道 。
添加辅食征兆:当孩子吃完母乳,仍然觉得饥饿,仍然哭闹;只喂母乳,孩子的身高体重增长不太好 , 不能达到正常的速率 。
蛋、谷类、肉、水果的意义
应该先给孩子添加蛋黄、谷类等(比如米粉、蛋黄,从这两样东西开始 。)一般来说 , 每隔一到两周给他添加一种新的品种,在这期间,让孩子有一个适应的过程,添加之后,观察孩子是不是对这种辅食适应,比如观察孩子的精神状况,有没有发烧、拉肚子、或者孩子不舒服等;大小便是否正常;如果这些都没有问题 , 那么隔一到两周后再添加新的品种 。在蛋黄、谷类添加完之后 , 依次添加肉类、鱼类、虾、水果、果泥、菜等,大人能吃的,小孩也要逐渐添加上去 。不能在刚开始添加辅食时,就让孩子吃鱼、肉 , 孩子不容易消化,胃肠道的酶也是一个逐渐发育和完善的过程 。
有的妈妈在小孩2个多月时就让他吃水果汁,这也是可以的 。因为水果主要是补充一些维生素 。但是,水果不具备三大营养素(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脂肪)中的任何一种 , 从严格的角度说,孩子不能靠吃水果过日子 。在4个月以后给孩子添加水果,不把它作为辅食添加,因为它不是非常必须的 。在后期,才可以把水果作为每天添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。
开始量是很小的
辅食添加应从一种到多种,从少量到多量 。开始喂养辅食时,量是非常少的 。比如在吃完母乳后 , 喂一到两勺米粉 , 喂1/4个蛋黄,或更少一些,随着孩子身体发育需要以及对某一种辅食适应了,可能吃的会多一些 。
年轻的妈妈一定要注意:不是第一次就要求孩子吃很多 。辅食添加的时间可以在母乳喂养之后,也可以在母乳喂养的间歇添加 。
一般小孩的胃容量只有几十毫升 , 在孩子吃完母乳后,可能只能喝下十几毫升比较浓的液体(菜汤、果汁等);固体的食物只能吃下几十克,少时可能只有十克 。很多父母总是以自己的感觉来衡量孩子,只吃一勺、两勺,太少了,大人也只够塞牙缝 。可是这对于孩子来说,已经够了 。添加辅食后,可以根据体重的增长来衡量孩子吃的量够不够 。比如添加辅食后,孩子的体重增加很好,身高也增长很好 , 表明孩子的营养已经够了 。如果辅食的量不够,孩子会有相应的表现,比如不爱活动,身高、体重的增长不太好等 。
多次、少量、现做
小孩刚开始添加辅食时 , 量比较小,所以在制作辅食的时候,会有一些麻烦 。有时做一点,孩子吃不完,父母觉得每次做,挺费事的(一天要添加两、三次) , 不如一次多做些,存到冰箱里,下次拿出来稍加热就给他吃 。其实,冰箱里并不是安全的,细菌的感染在冰箱里仍然可以进行 。我们主张孩子的辅食尽量现做现吃,可以把生食(比如猪肝等)切成小块分别用保鲜袋装起来,冻在冰箱里,在吃时,只取出一小块给孩子做,而不是冻一大块,然后都做了,放在冰箱里分顿给孩子吃 。现在商场里有很多方便食品,比如肉泥,蔬菜泥,肝泥等,标签上注明:一次吃不完,下次可以接着吃 。如果这种食品不被污染的话,是可以的 。不过,有的父母在打开之后,先给孩子吃,忘记把剩下的存放起来了,半小时、或一小时之后,再盖上,把它放在冰箱里 。在这个时间,难保不被污染 。
常见错误理念
【添加辅食有哪些讲究?添加辅食需注意这些细节】
显富、溺爱、主观
孩子进食,不管是辅食添加还是母乳喂养,目的是满足孩子的身体需要,能够健康的成长 。调查发现,有些父母喂养孩子的动机是家里贫福的象征 。爱孩子、关心孩子表现出对孩子过多的喂养,把孩子喂养的比较胖,这说明家里比较富裕、经济状况比较好,这些复杂、不太健康的动机,容易喂养过度,导致肥胖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。不太正确的喂养方式可能会导致孩子的偏食、挑食 。更不应该把自己的喜好添加给孩子,父母在日常生活中 , 可能对食物有一定的选择 , 喜欢的就买给孩子吃,不喜欢的也就不做给孩子吃,这是很错误的 。
生理需要变成感情索取
在喂养的模式方面,家里一般就一个小孩,吃饭时让孩子感觉是非常重大的事情,几个人追着喂孩子,小孩可以把吃饭的行为延伸为对其它东西的索?。热?,不让看电视就不吃;而不是让孩子明白吃饭是生理需要,肚子饿了,就应该吃 。比较好的家庭,主张孩子在进食方面尽早独立,他们把孩子的吃饭看做是正常的生理需要 。国外有很多家庭是食物由父母来提供,孩子坐到餐桌上,他想吃什么,吃多少,由他自己来决定,这样对于孩子正常的生理调节起到更好的作用 。因为父母觉得孩子饿了,就给他吃,事实上孩子并不一定饿,因为他需要的不多 。
分页导航